四川本科生“逆天”学术成绩引质疑 学校通报:成果表述不严谨
国际顶刊审稿人、两年狂发7篇论文,如此科研履历,居然属于一名大三本科生?
成都封面新闻网报道,7月17日,四川南充的川北医学院通报调查结果,这名本科生在奖项申请答辩的PPT里,成果表述不严谨引发质疑。这名本科生回应称,他没抢别人科研成果,也没抄袭剽窃,都是团队一起拼出来的。
网传的答辩PPT里,川北医学院口腔医学院2022级学生罗子甯的“成绩单”让人眼花缭乱:“兼任多个顶级期刊审稿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然・机器学习》《JAMA 内科学》等顶刊发了7篇SCI,累计影响因子149”。
PPT里还列着他2024年的“战绩”:从《柳叶刀》到《自然》再到《JAMA》,这些学术界“顶流期刊”里,都有他的名字——有时是第一作者,有时是通讯作者。
川北医学院。(图片来源:川北医学院官网)
中新网报道,川北医学院在情况通报中表示,经Web of Science检索查询,罗子甯已发表的7篇论文,包括以第一作者在Frontiers in Nutrition发表article(研究论文)1篇、在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发表meta analysis(荟萃分析)1篇、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发表correspondence(评论文章)1篇,由其带领学生团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以通讯作者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Annals of Oncology、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发表letter(学术评论)4篇,由其组织学生团队完成。
并且,罗子甯还曾收到npj Digital Medicine、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期刊审稿邀请,目前已参与3篇论文审稿。
据报道,经检索发现,上述7篇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累计164.8,比网传的149还高。
对此,众多网民表示其所获成就过于夸张,“对于一名大三本科的同学来说,基本不可能。”进而引发了不少质疑,认为其存在学术造假或夸大事实等行为。
一名学术界人士表示,就PPT表达的内容和目前查询到的论文信息来看,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将评论性文章直接当论文进行展示的行为,是否合适存在争议。二是一名本科学生,可以达到“担任多个顶级期刊审稿人”“个人累计影响因子149”“以唯一作者身份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等成就都十分罕见,“如果属实,那这名学生的学术成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博士生”。
版权声明
33新闻网转载的内容,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网立场。
本网站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33新闻网不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或依赖本网站信息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如需将本网站原创内容用于商业用或其他用途,请事先联系Channel 33新西兰中文电视台获取书面授权。联系方式:info@nzcmg.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