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失联的19岁中国高考生获救回中国
近日,备受关注的陕西高中生彭某轩被骗至缅甸一事,有了最新进展。彭某轩家属21日透露,获救回国的彭某轩精神状态尚可,“他还行,没受苦”。
缅甸佤邦司法委在孟连县勐啊口岸向中国执法部门移交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图片来源:北京《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
香港中通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20日上午,缅甸佤邦司法委在孟连县猛啊口岸向中国执法部门移交20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9名中方协查函指定人员及29名被解救人员。其中包括此前备受关注的高中毕业生彭宇轩。当天下午,缅甸相关部门确认了这一消息。
据彭某轩向佤邦司法委工作人员陈述,今年6月高考结束后,他计划通过打暑假工赚取零花钱,便在一款招聘软件上浏览求职信息。其间,一名女子主动联系他,称其外形条件适合从事主播工作,承诺经包装后可获得高额收入。经过十多天的犹豫,彭某轩最终同意前往。随后,对方转来路费,并指引他前往云南临沧。抵达临沧后,他登上一辆面包车,结果车辆将他带至边境地区,随后他被辗转卖到缅甸,经十多辆车转运后,最终被送至一个园区。
彭某轩回忆,进入园区首日,他被安排休息。次日起,便被要求背诵诈骗话术,该过程持续约4天。之后,园区老板找到他,称其年纪尚轻且已考上大学,前途光明,决定将其送回。次日中午,彭某轩离开园区,由一名缅军士兵驾车送往当阳城,全程耗时五六个小时。抵达当阳城后,送他的人告知,可向佤邦士兵求助以协助回国。
彭某轩表示,下车后,他向佤邦士兵求救,最终与家人取得了联系。7月19日,彭某轩父亲的社交账号同样发布了其儿子成功获救的消息。
长沙《潇湘晨报》此前报道,19岁的高考生彭宇轩,系陕西汉中人,于7月4日中午在云南临沧市沧源县勐啊口岸综合文化站向女友发送最后一条定位信息后失联,家属随即报警求助。据其母亲及亲属回忆,彭宇轩此前曾在社交平台上结识陌生网民,对方以“高薪直播岗位”为诱饵,引导其前往中缅边境地区寻找暑期打工机会。
彭宇轩的母亲杨女士表示,儿子失联后,她多次接到自称“与缅军有关系”的陌生人来电,声称可以协助“捞人”,但需支付高达20万元的“营救费”。担心再次上当受骗,杨女士始终没有贸然转账。“我们只是普通农村家庭,现在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失联一事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多家媒体与反电诈公益组织指出,近年来不法分子频繁利用“网络招聘”等手段,引诱中国籍青少年跨境前往缅北,从事非法工作或被胁迫拘禁。尤其在暑期,“高考后被骗出境”类案件呈现上升趋势,社会各界应该对青少年安全教育与边境安全治理持续保持警惕,不容松懈。
版权声明
33新闻网转载的内容,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网立场。
本网站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33新闻网不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或依赖本网站信息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如需将本网站原创内容用于商业用或其他用途,请事先联系Channel 33新西兰中文电视台获取书面授权。联系方式:info@nzcmg.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