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国新闻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闭幕 展品总数、首发首秀“双倍增”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闭幕式28日在上海举行。31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智能驾驶、具身智能等领域。

新华社报道,本届大会主题是“智能时代同球共济”,汇聚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位代表。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创新型企业达到50%,展示前沿科技3000余项,包括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产品,展品总数、首发首秀较上届实现“双倍增”。

7月26日,观众在大会现场参观、体验载人电动飞机。(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报道,闭幕式上,一批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智能驾驶、具身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大会发布了《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发布上海市人工智能CVC基金,包括模型、语料和算力三个要素,首期总规模30亿元人民币,旨在构建一个覆盖全周期、多层次的人工智能金融赋能体系;“中国移动AI+新型工业化创新研究院”现场揭牌,中国电信与上海市政府达成“智云上海”战略合作。

据报道,首形科技创始人胡宇航在闭幕式上分享道:“今年我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具身智能的快速演进:从去年仍依赖移位器的人形机器人,到今年多数已能自主行走,并开始在展览、零售、接待等多个场景中落地应用。”

上海《新闻晨报》报道,Pokee.ai创始人朱哲清的感受印证了中国AI“肉眼可见”的落地速度。他分享道,从一进展场开始,几乎每一个展台都能看到新的Agent、Demo、模型、芯片或工具链,每走几步就是一个首发的模型,或是刷到一句“我们也能做这样的模型”。他从中感受到了一个特别强烈的信号:中国的AI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推向世界、推向应用。

他的分享引发了在场不少嘉宾的强烈共鸣,他表示:“今年WAIC给我不一样的感觉,是从‘中国要追上世界’变成了‘中国可以定义世界’。不管是技术路径、开源生态,还是产品形态,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正在往外走,它们是原创的,而不是复制别人。”

截至北京时间7月28日14时,本次大会接待了156个采购团组,现场发布了300余项采购需求,组织了60场项目路演,共招募225个早期创业项目进行现场展示交流,初创企业与投资人有效对接超过2000人次,现场触达意向客户超1200人次。(完)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分享到:

版权声明

33新闻网转载的内容,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网立场。

本网站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33新闻网不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或依赖本网站信息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如需将本网站原创内容用于商业用或其他用途,请事先联系Channel 33新西兰中文电视台获取书面授权。联系方式:info@nzcmg.co.nz